彭嘉恆:岳父馬萬祺商海浮沉見丹心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本文作者彭嘉恆先生,1976年獲加拿大勞瑞爾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加拿大註冊會計師,香港上市公司董事,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理事。作者授權發表,轉載請註明出處。

 


 

 

岳父馬萬祺:商海浮沉見丹心


 彭嘉恆

 

 

一、長和事件與愛國情懷的對照

 

近日,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各界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讓我不禁回想起岳父馬萬祺先生在往昔歲月裡的義舉,二者相較,岳父的愛國赤誠愈發顯得熠熠生輝。在抗日戰爭那烽火連天的艱難歲月,岳父憑藉著自身構建的商貿網路,無畏敵人的重重封鎖,毅然決然地為抗戰前線輸送了大量急需物資,還積極奔走,想盡辦法救治傷病員。彼時,他身處艱難時局,卻從未有過一絲退縮與猶豫,一心只為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貢獻力量。

 

榮獲南懷瑾學術研究會邀約,將以家族成員視角闡述先岳父在澳門商業實踐中,如何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與當代愛國精神的知行合一。此番重託既令我倍感榮幸,更喚醒了諸多珍貴的家庭記憶。

 

1971 年,我與有慧結識,就此開啟了與岳父的緣分。那年夏天,我前往有慧位於澳門的家中,第一次見到了我的岳父馬萬祺先生。即便當時我只是一名高中生,卻也早已聽聞他在澳門的赫赫聲名。那一刻,我深知自己必須更加努力讀書、認真工作,才不負這份相遇。之前,我還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邀請岳母、有慧以及她的弟妹一同享用下午茶,溫馨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1972 年,我踏上前往加拿大的旅程;而有慧則前往英國求學。1974 年,岳父終於允許有慧前往加拿大讀大學,從那時起,他基本接受了我這個未來女婿。在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岳父極具前瞻性地預見南越即將解放,他不僅沒有因我的環境而嫌棄我,反而叮囑有慧,在我需要時要給予幫助。這份遠見與關懷,令我至今心懷感激。1975 年,我受到 “四人幫” 相關宣傳的影響,思想上產生了一些困惑。岳父敏銳察覺後,語重心長地指點我多觀察、多思考,不要輕易下結論。他的沉穩與睿智,為我撥開了思想上的迷霧,引領我走向正確的認知方向。

 

1978  12 月,我與有慧回到澳門舉行婚禮。岳父當時特別叮囑,婚禮應當簡約,但也不可過於簡陋。就在飛機起飛前幾個小時,加拿大會計師考試結果公佈,還好我榜上有名。這份喜悅為我們的婚禮增添了更多的幸福色彩。

 

图片

1978年我和有慧在澳門舉行婚禮

 

1981 年,我在多倫多開辦會計師樓,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便有了更多機會回到香港和澳門。在此期間,我逐漸深入瞭解到岳父涉足眾多影響澳門民生與發展的行業,從雞蛋、皮鞋等生活日用品,到百貨、酒水等物資的經營,再到建築領域,他的商業版圖廣泛且扎實。

 

身為澳門商會會長,岳父憑藉其卓越的威望與公正的品格,經常被各方邀請調解矛盾糾紛。許多時候,為了平息紛爭、維護和諧,他甚至會自掏腰包解決問題。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當地傳為佳話。每逢農曆新年,何鴻燊總是在大年初一便前來拜年,足見岳父在澳門商界的崇高地位。岳父舉辦的農曆新年晚會,堪稱當時澳門最令人嚮往的活動之一。晚會現場,嘉賓雲集,澳門總督(後來的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中國政府當地最高代表以及當地知名商人等各界重要人士紛紛出席,共同歡慶佳節,交流情誼,也借此探討澳門的發展前景。

 

過年前,岳母總會帶著孩子們前往岳父經營的澳門中國國貨公司挑選新衣服、置辦年貨。這家公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952 年,岳父與柯正平、何賢等愛國商人共同重建 “中國土特產公司,其門市部建于新馬路。到了 70 年代中期,建成了如今樓高十層的 “中國國貨公司” 大樓。這座大樓不僅是商業經營的場所,更是岳父等愛國商人愛國情懷的象徵,他們堅持經營內地產品,抵制洋貨,從經濟領域展現民族氣節,為推動內地與澳門的經貿往來貢獻力量。

 

據我所知,岳父在與中國內地的商業往來中,始終秉持著高尚的原則。若生意出現虧損,他會注資以維持企業運轉,保障員工生計;倘若生意盈利,他則會將利潤轉用于員工的福利改善,從不將其據為己有;有時,即便面臨諸多困難,比如被迫購買不暢銷的商品,或是被請求出售已升值的財產,他也從不抱怨,默默承擔,一切以國家和社會的利益為重。早年,有術數師看過他的面相和八字,斷言他七十多歲時大運才會到來,事實也正如所言。1992 年,他在 1945 年購置的老房子已陳舊不堪,全家才搬入新房子。而那時,恰逢澳門經濟開始騰飛,他的事業也隨之蒸蒸日上,愈發旺盛。

 

改革開放後,岳父積極投身國家建設與發展相關事務。他先是擔任政協常委,憑藉自身豐富的經驗與卓越的見識,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後來又擔任人大常委,進一步在更廣闊的平臺上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1993 年,74 歲高齡的岳父開始擔任全國政協第八屆副主席,並且連續連任三屆,直至 2013 年。在這漫長的任職期間,岳父始終堅守初心,一心為公。

 

以我對他的瞭解,他從未為了謀取更高的職位而四處鑽營、攀附關係。每一次任職,都是因為澳門和國家發展的切實需要,國家基於對他的高度信任而委以重任。反而是一些部長級官員會請他寫信幫忙,助力解決一些重要事務。每次與他前往不同省份,當地省委書記都會親自接待,並與他單獨會談,虛心詢問他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和建議。岳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積極為國家和澳門的發展尋找捐款,彙聚各方力量,推動各項事業的進步。這讓我不禁想起老子所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岳父的一生,正是對這句話的生動詮釋,他為國家和社會付出諸多努力,卻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謙遜低調。

 

2019  10  21 日,紀念馬萬祺先生誕辰 100 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座談會。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在座談會上深情緬懷馬萬祺先生的光輝一生,強調要學習他兼濟天下的愛國情懷、愛澳愛鄉的使命擔當,敢為人先的寶貴品格,好學不倦的求知精神,激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奮勇拼搏。

 

岳父的美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在當時,許多有能力的商人大多三妻四妾,他身邊的朋友也多是如此。然而,岳父卻一生對岳母情深意篤、忠貞不渝。他們共育有十個孩子,皆為岳母所生。岳父與岳母于 1943 年喜結連理,彼時正值日本侵華,局勢動盪不安。岳父毅然決定不舉辦奢華婚宴,而是將原本計畫用於婚宴的五萬大洋全部捐贈給戰時兒童教養院,用於撫養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孤苦孩子。這份善良與大義,令人動容。1993 年,岳父岳母迎來金婚,岳父滿懷深情地賦詞《臨江仙紀念金婚》一闋:紀念金婚情意重,喜逢經濟騰飛。滿懷欣慰慶佳期。兒孫承膝下,舉案共齊眉。政策開明稱盛世,江山如畫如詩。和平統一正宜時。弟兄同禦侮,祖國競生輝。” 這首詞不僅飽含著他對與岳母攜手走過五十載歲月的深情回顧,也抒發了他對國家繁榮發展、和平統一的美好期許。

 

图片

1993年岳父岳母金婚·澳門

 

岳父一生勤奮自律,從不浪費時間,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也極少參加不必要的社交聚會。他每日堅持練習太極拳,借此強身健體,同時認真學習各類文件,時刻關注國家大事與社會動態,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與格局。在生活中,他極為節儉,一輛車、一套房子使用了幾十年都未曾更換。這種勤與儉的生活作風,不僅為家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也深刻影響著我們這些晚輩,成為家族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在澳門商界,岳父始終堅守 “以義取利” 的原則,猶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為商界同仁照亮正確的經營方向。他創辦的中國土特產公司和國貨公司,始終堅持只經營內地產品,堅決不銷售洋貨。1952 年,為打破西方對新中國的封鎖,他與柯正平先生合作建立 “新中行,秘密為解放軍運輸藥品。在當時嚴峻的形勢下,這一舉措無疑冒著巨大的風險,但岳父懷著堅定的愛國信念,從未有過絲毫動搖。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商人的擔當與勇氣,為國家的穩定與發展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二、傳統文化鑄就的商道精神

 

岳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商人重利,但更要重義。” 他將儒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理念深深融入商業實踐的每一個環節,使其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觀與行為準則。1987 年,我與有慧決定回澳門發展,當時,岳父語重心長地告誡我:盡量不要做別人已在經營的生意。” 在他看來,商業創新至關重要,只有不斷開拓新領域、創造新價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也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他創辦的新建華建築置業公司,獨闢蹊徑,專門致力於興建經濟適用房。在一般房地產市場多以開發房產追求高額利潤為主流的情況下,岳父的這一舉措顯得尤為難得。通過不懈努力,新建華建築置業公司讓數千個澳門中下階層家庭實現了安居夢想,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普通民眾的居住條件。這種不以追求暴利為目標,而是以服務社會、造福民眾為宗旨的企業經營理念,在澳門商界獨樹一幟,贏得了廣泛的讚譽與尊重。

 

岳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浸潤,儒家思想在他的企業管理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家中高懸著 “惟德動天” 的字幅,這不僅是他對自身道德修養的嚴格要求,也是他對子女的殷切期望。

 

图片

2003年春節在澳門

 

三、書信往來見證的文化情懷

 

岳父與南師懷瑾先生雖未曾謀面,卻通過數十年的書信往來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段佳話令人稱道。1993 年,南師懷瑾先生題贈馮小青詩句:願為一滴楊枝水,灑到人間並蒂蓮,以此讚頌岳父岳母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五十年的金婚情緣。岳父收到贈詩後,深受感動,隨即回贈詩詞:一點禪心去住安,為民為國已披肝,這短短兩句詩,充分體現了他與南師懷瑾先生在精神層面的高度共鳴。岳父一生心系國家與民眾,將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國家建設與澳門發展,他的愛國情懷與為民奉獻的精神,在這句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2000 年,南師懷瑾先生籌備興建太湖大學堂之際,岳父得知消息後,主動致函澳門特首何厚鏵,建議在路氹劃撥土地支持文化教育事業。他在信中滿懷熱忱地寫道:南老師平生積存五十萬冊圖書,若能在澳門建立研究院,對弘揚中華文化功莫大焉。” 岳父深知文化傳承與教育發展對於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不遺餘力地推動相關事業的進步。

 

四、家風傳承與時代擔當

 

岳父一生堅守 “三不” 原則:不參與賭業,不搞房地產投機,不與黑惡勢力往來。在澳門複雜的商業環境中,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堅定的立場,不為利益所誘惑,不為惡勢力所動搖。他的生活簡樸至極,家中的傢俱用了三十餘年都未曾更換。這種簡樸的生活作風與高尚的道德操守,深刻影響著我們這些晚輩,成為家族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家族成員們都秉持著正直、善良、勤奮、節儉的品質,在各自的領域中努力奮鬥,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18 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岳父改革先鋒獎章,以表彰他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的傑出貢獻。他一生將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置於首位,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的發展時期,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愛國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澳門的穩定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如今,我們這些晚輩時刻銘記他的教誨,在各自的生活與工作中,努力傳承和發揚他的愛國精神與高尚品德,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岳父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何為真正的成功。他創辦的企業從未以上市圈錢為目的,而是將所有利潤都無私地投入到興辦學校、醫院和慈善事業中。他深知,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醫療關乎民眾的健康福祉,慈善能夠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們。因此,他傾盡全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在解放初期,幾次北上攀上越嶺尋求水源,並協調兩地政府共同解決澳門居民水源問題 。60年代推動建設工人球場,親自挑土出錢出力,又全力投入鏡湖醫院的擴展,為澳門的民生改善與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留給我們的,不是巨額的物質財富,而是無比珍貴的 “愛國愛澳” 的精神遺產。

 

图片

2018年在澳門大學

 

1999年,解放軍進駐澳門,在軍車行進路途中,岳父代表社會各界將一塊金匾贈予駐澳門部隊,匾額所題六個大字正是威武文明之師。在這個功利主義氾濫、物欲橫流的時代,岳父的選擇與堅守顯得彌足珍貴,他用自己的商業實踐向世人證明:真正的成功並非僅僅在於賺取多少金錢,更在於為國家和民族留下了什麼,為社會創造了多少福祉。

 

五、南懷瑾名言的深刻詮釋

 

南師懷瑾先生說:真正的修行,離不開人間煙火。” 岳父的一生,恰恰是對這句話最生動、最深刻的證明。他將商業活動視為修行的道場,在商海浮沉中始終堅守本心,秉持著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正義、誠信等價值觀,不隨波逐流,不被利益蒙蔽雙眼。他創辦的企業,從不去追求暴利,而是在默默耕耘中改變著澳門的面貌。通過興辦學校,讓貧困孩子獲得了接受教育的寶貴機會,為他們的未來點亮了希望之光;建設醫院,為廣大勞工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守護著民眾的健康;積極推動文化事業發展,讓中華傳統文化在澳門這片土地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增強了澳門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岳父的選擇顯得尤其難能可貴。他用自己的商業實踐向我們清晰地展示了:真正的成功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正如南師懷瑾先生常引用伊藤博文的話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岳父一生以天下為己任,將個人的商業事業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緊密相連,所追求的不是一時的私利與虛名,而是為國家和民族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為後世留下值得銘記與傳承的精神財富。這種偉大的精神,將如同璀璨星辰,永遠指引著我們這些晚輩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激勵我們在各自的領域中努力拼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目標而不懈奮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