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 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二)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今天耕耘的人,

为统一大业日夜操劳

侯承业

我们学习历史上的经验,就是为未来的历史先作规划,使我们能在历史的路上,国泰民安。南老师就是这么一位忧国又忧民的人。1988年由美国到香港定居后,南老师就全心全力为中国的统一贡献他的力量。因为他知道,海峡两岸不能再有战争发生,因为那将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时机,所以他奉献了他的时间、财力,为海峡两岸来的拜访者,解说和平统一的价值、观念、理念及可行的方法。他常说:只要双方签定“和平统一,复兴中华”八个字的协议就够了,然后双方各自发展其经济力量,展开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如此和平地去合作,海峡两岸的人民均获得利益。

 

前些天,中国政府在台湾海峡,作了第二次的飞弹试射,从台湾的新闻知道,股市受到影响,很多人开始预作准备,购买美金与黄金。这个现象说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其实台湾如果变成一颗发亮的宝石,它的前途永远是光明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建立一个整体规划去发展我们的经济。如果我们没有整体的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发展前途就难有人保证,人心永远是飘浮的根,无法真正地埋在土里生根发芽。况且,今日世界息息相关的发展和资讯的快速传播,不要说是军事动武了,即使是一个谣言,也可使世界每一个地方衍生出“大风暴”,况且台湾只是一个海岛,所以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要使台湾变成宝石、金刚钻,闪闪发亮,和平统一便是唯一的方法与方向。

 

海峡两岸要保持各自的体制,但统一的路要走,因为那是历史的使命,我们不能违反。更重要的是要为历史负责。如果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局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南老师早在1988年就为台湾的前途提出了该走的路。他个人出钱、出力,为海峡两岸的和平,贡献他的力量。这件事在1995418日,海内外报章已报道了这一历史上的大事,可惜的是大家没有看到他真正的价值,而只当一件新闻而已。如今预测的事情真的一步一步地发生了,大家才体会到这位先知的重要性。其实南老师忧国忧民的心,一如以往,他为了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他年满百龄的母亲赵太夫人无疾逝世时,他没有回大陆奔丧。但为了统一的大业,他却匆匆地去了大陆,再次提出了他个人的建言。他不是为他个人,而是为台湾,为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着想,是为世界的和平在奉献他的心力。从他自己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那忧国又忧民的心怀和情操:

 

经年忧国更忧民,

如许愁多白发生。

独醒寂寥贪夜静,

迟眠习惯待天明。

出尘弥觉情怀重,

人世偏愁羽翼轻。

相对一灯燃不尽,

洪荒喜听远鸡鸣。

露华徐步望星河,

秋气萧森感逝波。

诗兴闲从愁里得,

才情歇向定中过。

命如可信天难问,

世不能全意奈何?

四壁琴书消永夜,

吹毛有剑不须磨。

 

编者注:①南怀瑾先生曾提请两岸秘使签署“和平共存,协商统一”八字方针。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