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承业,1935年11月3日生于山西省灵石县,后随父至台,获台湾测量学校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德国司徒加特工业大学国授工程师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工程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华盛顿大学工学院教授,学术科研成果丰富,曾在华盛顿州交通厅担任工程师七年,担任波音公司顾问等。后返台协助完成台北市翡翠水库应用水刀及水钻对坝基层缝处理工作,又研发完成低价高压水刀领先世界,并在台湾、新加坡两地领导自动化工程开创工作,研发台湾二号、SIR-1、SIR-3、冲床精密机械手及高楼玻璃窗机器人等产品,并为台湾一百八十五家工厂作自动化规划与设计,担任台湾自动化协会首届理事长,后担任金温铁路总顾问之职,1995年重返华盛顿大学任教,并担任南怀瑾学院主任。曾完成二十个以上的研究计划,发表论文九十八篇。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侯承业博士著《南怀瑾的理念》,仅作为学术研究史料使用。
本书分上下篇,上篇《我所认识的南怀瑾老师》,包括六篇文章《南老师的抱负与追求》《从金温铁路看南老师的理念》《南老师的忧国忧民心怀》《听南老师讲修持》《南老师的日常生活》《南老师对学生的教诲》。
下篇《在南怀瑾老师的教化下》,包括四篇文章《美国华盛顿大学南怀瑾书院的创办》《交通工程自动化的展望》《世界市场与游戏规则》《修行与环保意识》。

于身心交瘁中
不能迷失方向
侯承业
南怀瑾老师曾说过,生为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正当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排荡撞击的时代,从个人到家庭,自各阶层的社会到国家,甚至全世界,都在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中,度过岁月。在进退失据的现实环境中,由触觉而发生感想,由烦恼而退居反省,再自周寻思,周遍观察,然后可知在时空对待中所产生的变异,只是现象的不同,而天地还是照旧的天地,人物还是照旧的人物,生存的原则并没有变,所变的只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在行路中迷途,因为人为的方向而似有迷惑,其实,真际无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会千回百叠,永远在纷纭混乱中忙得团团转,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适从。
从南老师的话中,可以体会他的哲理。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去实行,就不会在混乱中迷失了。这个正确的方向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如何去做人处事。怎样做人处事呢?就是要学习我国固有的历史文化,并去发扬光大。最后的目的,就是为这个社会的安宁,世界的和平,东西文化精华的交流与融合,贡献一点力量。
其实这就是南老师的理念,他希望通过著书立说来影响每一个人,他希望由他的学生们做起,使他们能学会如何去做人处世,如何去保持那一份善良的心。他希望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和平中发扬光大,进而使这个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达到世界大同的理想。